在香港上市整整2年的创美药业,近期将目光转回国内A股市场。
这应该是公司痛定思痛的结果:这家需要靠大量流动资金来实现规模化的地方医药流通企业,融资规模在港股市场一度受到限制,目前的融资方式只能以银行借款为主,截至今年上半年,创美药业的银行借款规模已近4亿元。 赶超行业大咖九州通不太现实,但在广东做到领头羊,还是可以作为小目标的。 创美药业日前披露的招股书给诸位画了蓝图:在未来3年内建设4家医药物流中心,建立全面覆盖广东省的分销网络,实现年收入达到 70 亿元。 斑马消费注意到,目前创美药业的规模只有上述小目标的一半,尤其在规模快速扩张同时,还要背负低毛利率、高银行负债,以及曾经售卖假药的污点。 低于同行的毛利率 不同于九州通(600998.SH)在药品招标市场如鱼得水,创美药业(02289.HK)死死盯住了广东区域的非招标市场药品分销业务。 所谓非招标市场,就是不用通过招标程序进行铺货分销。就创美药业的这类非招标业务来看,尽管采购多、配送频次高,但是,毛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创美药业的招股书披露,其2014年至2016年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54%、4.93%和4.95%。 斑马消费发现,以分销业务为主的九州通、瑞康医药(002589.SZ)、嘉事堂、英特集团和国药股份(600511.SZ)的分销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7.22%、15.62%、10.25%、5.50%和 7.09%。 毛利率低于同业上市公司,这应该是创美药业的市场定位所致。因为这家企业基本不涉及公立医院客户,从目前披露的数据来看,来自公立医院客户的收入占比总营收比例,在报告期内,分别为1.90%、0.77%、0.01和0.01%。 医药招标领域毛利率高,但医药流通企业进入医院招标市场的开发成本和拓展费用相对比较高,这可能也是创美药业怯步于此的主要原因。 创美药业的战略重在非招标市场,根据其披露的信息显示,去年,该公司非招标市场客户达到5600家,营收达到36.42亿元,占比当年营收的99.99%,覆盖了广东全省74.57%的连锁药店企业。 不过,创美药业依然逃脱不了低利润与资金紧张的矛盾。 斑马消费发现,2016年创美药业营业收入36.70亿元,净利润0.56亿元,净利率仅为1.53%。而当年经营活动产生额现金流量净额为-1.02亿元,报告期内共计有3个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负且低于当期净利润。 背负4亿银行借款 创美药业报告期的营收规模逐年递增,由2014年的30.15亿元达到2016年的36.96亿元,同期净利润从0.34亿元增至0.56亿元。与此同时,公司短期借款规模也扶云直上。 创美药业招股书披露显示,从2014年至2017年6月,其短期借款余额的规模分别为2.63亿元、2.95亿元、3.38亿元和3.92亿元。 营收规模和净利润规模增长,负债随之增长在医药流通领域并不鲜见,因为行业特点就是资金密集型,需要大量资金进货、配送,还要扩大配送网络等。 但让外界关注的是,这家地方医药流通企业的造血能力。创美药业在去年的短期借款规模是同期净利润的5倍有余。 报告期内,创美药业支出的财务费用分别为0.21亿元、0.25亿元、0.10亿元及 0.12亿元。 此外,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反映出企业偿债能力,比率越高显示出企业资产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强。 创美药业报告期内流动比率在1.05至1.13区间,低于同业上市公司平均值的1.32至1.48区间;在速动比率上,创美药业报告期的区间为0.86至0.92区间,同业上市公司平均值为1.03至1.16。 由于在报告期内的采购量增加导致企业预付款规模增大,报告期内创美药业经营性现金流表现并不太好,从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来看,其净额分别为-0.79亿元、1.54亿元、-1.02亿元和-0.41亿元,三个财报出现负值,说明企业对资金的渴求逐渐被放大。 一方面要扩大市场规模,势必加大采购、布局配送网络,所以,也进一步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高企。招股书显示,2014年至2017年6月,创美药业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4.37%、80.53%、79.03%和79.18%。 抹不去的卖假污点 今年上半年,同仁堂(600085.SH)、桐君阁等多家公司因售卖劣质药品登上药监部门的“黑榜”,引起巨大社会反响,假冒伪劣药品之所以在市场上流通,多是利欲熏心以及流通领域内部品控不严所致。 斑马消费团队预测,对医药流通领域的排查和清洗可能是药监部门下一步的动作,医药流通企业首当其冲。 创美药业也有过同样的“污点”,其主动披露在报告期内有7次销售问题药品被处罚。 斑马消费统计发现,上述7次被罚,主要集中发生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2015年发生4起,2016年发生2起,今年则发生1起。 销售的劣质药品有“三黄片”、“黄芩”、“银杏叶片”、维生素K1、“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以及“肌苷注射液”、“利巴韦林滴眼液”等,上述药品有的直接被定性为劣药,有的是不合格产品,有的直接是无证生产的产品。 公司每次被药监部门查处,多是被处于几倍罚款或收缴违法所得,但是,这种销售假药的行为似乎没有停滞,基本上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似乎对创美药业并不会产生多大影响,因为代付上述罚款后,供应商已向公司承担了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