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品种资源和广袤的种植面积,成就了新疆“瓜果之乡”的美誉。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特色林果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眼下,新疆林果业正处于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提升的关键阶段。为了让“大果盘”盛满“优质果”“特色果”“致富果”,新疆各林果主产区进行了积极探索,解答“好中向优”这道题。
每年的特色林果丰收季,行走在天山南麓,瓜果飘香,石榴、苹果、香梨、红枣……围绕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地一派繁荣景象。
得益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新疆林果产业一直是优势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林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近30%,部分林果主产县市占比达50%以上。2022年,新疆林果种植总面积2113万亩,果品总产量1300余万吨,产值582亿元,红枣、葡萄、杏、香梨、巴旦木、新梅种植规模及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其中,南疆环塔里木盆地优势产区种植面积1525万亩,产量640万吨,产值485亿元。
近年来,新疆大力实施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提出将绿色有机果蔬产业作为“八大产业集群”之一强力打造。实现“好中向优”,开拓产业发展新空间,始终是一道难题,南疆各林果主产区如何作答?如何解决鲜果销售难题?如何延链补链,加快林果产业提质增效?
优质果品提质增效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吾塔木乡,一棵棵枣树整齐划一。“经过这几年疏密,枣园从以前每亩地种120棵至150棵枣树,减少到每亩地60棵至80棵。”若羌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春诚说,科学疏密是若羌县红枣产业提质增效的措施之一。通过疏密,使枣园达到“行间能行车、株间可过人、枝枝都见光”的通风透光条件,既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红枣品质。
种了20多年红枣的吾塔木乡枣农赵连斌告诉记者,这几年,县里不断推广先进管理技术,红枣种植效益得到保障。2023年红枣坐果率继续提高,商品果占到95%以上。
中国红枣看新疆,新疆红枣看若羌。新疆红枣种植面积480多万亩,面积、产量均占据全国红枣市场的一半份额。由于红枣耐寒抗旱,新疆大部分红枣种植区域分布在新疆南部。若羌县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是最优红枣种植适宜区,这里产出的红枣皮薄、肉厚、核小、香甜。如今,若羌县红枣种植面积达23.38万亩,当地农民人均收入50%以上来自红枣产业。
除了科学疏密,近年来,若羌县还通过提高枣园管理机械化水平、增施农家肥、创建红枣示范园、成立林果技术服务队等措施,全面提升枣树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红枣品质,带动产业健康发展。2023年6月,若羌县瓦石峡镇有机肥专用施肥管道建设项目投用,在新疆率先实现沼液大规模、长距离管道运输和在枣园大规模进行沼液施肥技术推广应用。
“根据前期测产,2023年红枣比上年增产5%左右,预计2023年若羌县红枣总产量超过7万吨。”
品质是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钥匙”,南疆各地持续在红枣产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采取科学栽培技术,培育建立绿色有机红枣生产基地,实现产业从重产量向优品质转变。
提质增效是南疆各地提升优势林果的关键一环。阿克苏地区独有的土壤、水源和气候条件,孕育了阿克苏苹果独一无二的冰糖心。目前,阿克苏地区苹果种植总面积50.48万亩,挂果面积48.23万亩,总产量81.72万吨。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在苹果种植上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栽培方法,通过老旧果园更新、中低产果园疏密改造、加大林果绿色有害生物防治力度等一系列标准化措施,苹果商品果率从75%增至86%以上,标准化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2023年果树管理得好,亩产为3吨半至4吨。”阿克苏市红旗坡园艺二分场果农侯佳告诉记者,这几年,果树的栽培、修剪、疏密等技术不断更新,苹果品质大幅提升。每年,她家的苹果都供不应求。
库尔勒香梨的品牌影响力得益于持续的果品质量建设。库尔勒香梨皮薄、肉细、汁多、味甜,深受消费者喜爱。以往,库尔勒香梨种植需要大量用水才能丰产。近年来,库尔勒市围绕香梨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水资源有效供给,加强果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让香梨产业在节水的同时提质增效。
作为库尔勒香梨主产区之一,阿瓦提乡现有香梨种植面积8.2万亩,占库尔勒全市种植面积的20%。在阿瓦提乡其盖克其克村,金久诚香梨专业合作社的560亩土地应用了滴灌模式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合作社副理事长田海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的种植模式每年要进行5次大水漫灌,每亩地每次用水至少160立方米,全年至少需要用水800立方米。改用水肥一体化和滴灌模式后,只保留春季或冬季的1次漫灌,剩余时间全部使用滴灌,每亩地全年用水不到500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