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惠州市开创性谋划了“丰”字交通主框架,大力发展港口、机场、铁路等大型对外交通设施,基本建成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但是,机场、港口、高铁都没有形成交通物流枢纽,周边物流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物流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
日前,市交通运输局在网站对《惠州市交通物流枢纽(基地)项目前期研究》进行公示。根据研究方案,我市将依托惠州西站、惠州港、惠州机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分别打造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和农产品等四大综合性物流枢纽。
对此,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谋划推进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对内大通道建设。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运营好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研究方案将惠州定位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重要物流节点、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重要物流节点、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物流中心、大湾区东岸多式联运物流枢纽。除了打造四大综合性物流枢纽,还立足服务各县(区)千亿级工业园区,布局七大生产服务型物流基地,统筹规划和优化整合若干个物流站点,对枢纽和基地形成有力支撑。
|